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薪火”青春探家乡实践队于寒假开展了“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要集中在青岛、潍坊两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实践队成员们去体验青岛文化和潍坊文化吧。
青岛文化
建筑篇
青岛天后宫: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现存最古老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处集民俗文化、妈祖文化和海洋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
老舍故居:老舍北京人,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一生中在不停的发表文章,发表了许多优秀书籍,供我们阅读。而青岛是老舍创作骆驼祥子的地方。在革命战争时期,老舍总是用文学来保护人民,他总是公开批判一些反党的人。老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城阳丹山:城阳丹山战斗遗址,位于城阳区夏庄街道丹山社区丹山岭。1949年5月3日,解放青岛战役打响。丹山岭因位于进入青岛市区交通要道之间的特殊位置,成为国民党军队固守青岛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据点。
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迎坐落在青岛市芝泉路20号,位于市区太平山东南坡,与湛山寺相邻。由青岛市民政局投资140万元,于1977年4月动工兴建,1981年6月落成,占地面积2.62万平方米,是青岛市区唯一一处纪念性园林。
青岛即墨古城:即墨古城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东关街。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名邑,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即墨大夫刚直不阿、田单破燕、田横五百士、郭琇三疏等典故让即墨昭彰史册。即墨县治自公元596年迁至现址,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棚户区改造中诞生的即墨古城项目作为一种城市"再造",成为即墨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
方言篇
青岛方言是通行于中国山东青岛市市域范围内的一种现代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青岛方言在某种程度上是青岛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记录着青岛语言发展的过程,是研究古今汉语发展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传统文化篇
青岛挂钱吊钱:挂钱,是中国北方地区贴在门木、房檐上的一种传统剪纸艺术。叫法有“挂签”、“吊钱”、“门吊子”等。新春佳节,北方乡村的人们喜欢并且都很自然地在自家的门媚上贴上一排色彩缤纷的“挂钱”,作为新年点缀,借以邀引财源。挂钱上刻着镂吉祥的图案和文字,上沿贴牢,下面大部悬空,可随风飘动。
潍坊文化
潍坊高密市:高密市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而莫言的《红高粱》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下的,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真实原型,在地方史料和当地传说中至今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本次活动,实践队成员对家乡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保护状况、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传统艺技、方言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查,同时拿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记录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讲好了家乡生动故事,视频分享也点燃了大家的爱国热情,为自己家乡的文化代言,成为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的新时代新青年。
(通讯员 蔡嘉慧)